1 、(真假推理)数学和语文两科考试结束后,三位老师讨论起学生的表现,A老师说:“小李取得了数学第一名。”B老师说:“小王取得了语文第一名。”C老师说:“小李没有取得数学第一名。”已知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位老师说了真话,且小李、小王都只取得了一门课的第一名。
据此,可以推出:
A.小李取得数学第一名
B.小李取得语文第一名
C.小王取得数学第一名
D.小王取得语文第一名
2 、(真假推理)孙行者为营救被妖怪抓走的师父来到盘丝洞口,只见有3个洞门(1号门,2号门,3号门)。每个洞门前都有一只守门小妖,因只有一个洞门通向师父所在处,孙行者便持棒逼问小妖,获得线索如下: 1号门的小妖:“此门通向你师父所在处。” 2号门的小妖:“此门不通向你师父的所在处。” 3号门的小妖:“他二位所言,只有一个可以取信。” 如果3号门的小妖所说为真,那么通向师父所在处的是:
A.1号门
B.2号门
C.3号门
D.无法确定
3 、(真假推理)(1)既去南京,又去深圳。 (2)只有去广州,才去深圳。 (3)如果南京和深圳都去,那么去广州。 如果只采纳一个人的建议,可以推出的是:
A.去南京和广州,不去深圳
B.去广州和深圳,不去南京
C.去广州,但不去南京和深圳
D.去南京和深圳,但不去广州
答案解析在第二页哦!
扫码回复【25省考】
领取云南省考历年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、进面分数线、备考资料
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
第一题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,确定为真假推理。
第二步,找关系。
A老师说“小李取得了数学第一名”和C老师说“小李没有取得了数学第一名”为矛盾关系。
第三步,看其余。
根据题干条件“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位老师说了真话”,说明说真话的老师在A和C中,所以B老师说的是假话,小王没有取得语文第一名。
再结合条件“小李、小王都只取得了一门课的第一名”,所以小王取得了数学第一名,小李取得了语文第一名。
因此,选择BC选项。
第二题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题干中有若干论断及提问方式,确定为真假推理。
第二部,找关系。
题干中没有明显的矛盾或反对关系,采用假设的方法。
第三步,辨析选项。
3号门的小妖所说为真,即1号门和2号门的小妖有一个说的是真的,假设1号门的小妖说的是真的,则1号门通向师父所在,而2号门小妖说的是假的,可以得到2号门也通向师父所在,与已知信息矛盾,因此,假设错误,1号门的小妖说的是假的,2号门的小妖说的是真的,即1号门和2号门都不通向师父所在,因此,3号门通向师父所在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第三题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,确定为真假推理。
第二步,分析题干。
鲁滨孙定律:A→B=-A或B
①南京且深圳
②深圳→广州(根据鲁滨逊定律可知,该条件等于:¬深圳或广州)
③南京且深圳→广州(根据鲁滨逊定律可知,该条件等于:¬南京或¬深圳或广州)
第三步,进行推理。
论断中不存在明显的矛盾或反对关系,故采用假设法。
根据且关系“全真则真,一假则假”和或关系“一真则真,全假则假”的特性,可知,若假设不去南京也不去深圳,此时①为假,②③句均为真,此时与题干限定“只采纳一个人的建议”冲突,所以可知条件中①为真,②③句均为假;
根据①为真,可知去南京和深圳;
再根据②为假,可知不去广州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扫码回复【25省考】
领取云南省考历年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、进面分数线、备考资料
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